七律的格式如何?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古风式律诗?

古风式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它是在律诗形成后,唐宋诗人们追求高古风韵格调的产物。古风式律诗一方面要符合律诗的一些标准,又有古风的某些特点。符合律诗的一些标准,一是字句数合律,五言八句四十字,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二是对偶合律,通常是中间两联对偶;三是用韵合律,平韵到底。具有古风式某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句尾处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孤平?

孤平是指格律诗的一个句子中,全句除韵脚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全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犯孤平”。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必须注意避免。王力先生认为:“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界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古人写作七言近体诗时对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这种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对平仄声字的运用可以有灵活处置的地方,使作诗时不致为平仄律束缚得太死,不因词而害意。其内容是说:在一个七言律句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律诗的变格怎样?

律诗的变格,主要是诗的平仄变格。律诗的变格,包括常规变格和特殊变格。一、常规变格:所谓常规变格,指的是对律诗基本格律影响不大,越格较小的一些平仄变化。或者说,凡按“一三五不论”所做的常规变化,叫“常规变格”。五律七律诗中句式变格的原则:(1)避孤平。在五七言律诗句的基本格式中,凡“仄平脚”句式,要避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拗救?

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拗句有小拗和大拗之分,出现拗句就要“救”。救有三种,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那么变格律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一种特殊的平仄格式是怎样?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对所谓“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作了解释。在五言律诗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在七言律诗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的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粘对?

格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律诗既要讲究平仄“相对”,又要讲究平仄“相粘”。“对”和“粘”,作为律诗的格律,确定于盛唐。在律诗形成初期,由于诗律刚刚脱胎于古风,对于“粘对”并不十分讲究,后来才逐渐加以重视,尤其重视“对”,“粘”则居于次要地位。“相对”指的是一联内(格律诗每两句构成一联)上下句的关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指律诗中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词性)做成对偶的语句。对仗包括声韵平仄,和词性的对偶。古代的仪仗对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在诗词中,一般把声韵平仄相对叫对仗,把词性相对,即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并列起来,或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相互映衬,叫对偶。一般词中的对偶,也称对仗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律诗对仗中词的分类怎样?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律诗对仗中词的分类主要有下列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③数词(数目字);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同类词相对仗中,须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称数目字。②颜色自成一类。③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中”、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律诗对偶的名词怎样分类?

律诗对偶中,名称分类很重要,关系到对偶的应用。举例介绍如下:(一)天文气象类:(1)天空日月,雷电霓虹;阴晴雨雪,雾露霜风;烟霞云气,晖岚火烽……(2)地理场所类:土地山岭,峡谷岩礁;江河潮流,浪潮波涛;京国郡县,州邑城郊;园圃池苑,,坟墓圹坳;路径衢道,关塞堤桥……(3)季节时刻类:世纪年岁,月日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工对?

工对,也称严对。诗律术语。指工整的对仗。即构成对仗的同一联中相应位置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在词性、词类、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甚至同一词类中,还可能分若干小类,也分别相对严整。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是一种不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黄鲁直)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不同于一般对仗出句与对句相互映衬的原则。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这两句之间有前后承接关系,必须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借对?

借对也称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中写到:“酒债寻常行处有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什么是错综对?

错综对又称“交错对”、“交互对”、“交股对”、“磋对”、“犄角对”,属古诗对仗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对仗时字词位置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首联:“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但位置不同,属典型的错综对。错综对常见在首联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邻对?

邻对,是指在相对仗的词类中,“小类名”可以不必一样,对一些“小类名”词语能相同则相对,不能相同,则运用比较相近些的邻类词语相对。如天文对时令,人名对地名。地理对宫室,草木对鸟兽,衣食对饮食,都是可以的。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波浪属地理,风云属天象。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自对?

自对是指句中自对,即本句中某些词语间相互对偶,而与另一句则不再对偶,自对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一句中自身对偶。如:“细草绿汀州”,“细草”与“绿汀”自对;“青山簇簇水茫茫”。“山簇簇”与“水茫茫”自对。二是两句中自身对偶。如“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山吐青岚”与“水放光”对;“辛夷花白”与“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半对?

半对,是指两句间只有部分词语相对,其余的不相对。对仗的前提是,出句与对句的句型、结构必须相同。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前部分相对,后面“事”与“知”不相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前面相对,后面“去”与“楼”不相对。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扇面对?

“扇面对”,也称“隔句对”、“扇对”。就是两联之间,出句与出句相对,对句与对句相对。所谓“扇对”,如“折扇”以扇骨为轴,两两相对,故而名之。如:《哭台州司户苏少丰》(杜甫)对罚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此诗,“对罚台州去”,对“移官蓬阁后”;“时危弃硕儒”对“谷贵殁潜夫”。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合掌、雷同?

合掌是诗病的一种,本意是指左右手合起来之意。在诗中是指出句与对句(或上句与下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同义相对,实际是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句重复一遍。另外,在对偶句中,前后使用两个相同义的动词如“闻”与“听”,“眼”与“目”,均属合掌。例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意思相同;“蝉噪”、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律诗对偶的变格怎样?

五律七律的对偶,按常格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这是在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联对偶,则显得过于平稳,如果首句入韵,则出句和对句尾字都为平声。尾联对偶,则显得缺少力度,或一泻千里之势,或缺少悬念。中间两联对偶,因中间两联的格式和平仄结构稳定,完全相对便形成对偶。一、五律七律的对偶。根据所表现的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首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颔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尾联)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起、承、转、合?

在诗中指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起者,开端也。“承”,承接也,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变化,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什么是折腰体?

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是指“中失粘而意不断”。“中失粘”,指绝句的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折腰体在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中均有之。绝句的三句、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