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古人写作七言近体诗时对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这种规定的基本精神是对平仄声字的运用可以有灵活处置的地方,使作诗时不致为平仄律束缚得太死,不因词而害意。其内容是说:在一个七言律句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对所谓“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作了解释。在五言律诗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在七言律诗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的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律诗对仗中词的分类主要有下列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③数词(数目字);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同类词相对仗中,须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称数目字。②颜色自成一类。③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中”、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律诗对偶中,名称分类很重要,关系到对偶的应用。举例介绍如下:(一)天文气象类:(1)天空日月,雷电霓虹;阴晴雨雪,雾露霜风;烟霞云气,晖岚火烽……(2)地理场所类:土地山岭,峡谷岩礁;江河潮流,浪潮波涛;京国郡县,州邑城郊;园圃池苑,,坟墓圹坳;路径衢道,关塞堤桥……(3)季节时刻类:世纪年岁,月日
时间:2022-07-07 诗词论坛
五律七律的对偶,按常格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这是在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联对偶,则显得过于平稳,如果首句入韵,则出句和对句尾字都为平声。尾联对偶,则显得缺少力度,或一泻千里之势,或缺少悬念。中间两联对偶,因中间两联的格式和平仄结构稳定,完全相对便形成对偶。一、五律七律的对偶。根据所表现的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首联是第一、二句,颔联是第三、四句,颈联是第五、六句,尾联是第七、八句。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首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颔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尾联)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
在诗中指行文的顺序。“起”是开始;起者,开端也。“承”,承接也,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变化,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
时间:2022-07-06 诗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