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佳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唐杜甫时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四联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押平声韵,有仄起和平起两格。每格分为两类,一类是首句不入韵;一类是首句入韵。讲究相粘,中间两联对仗。

  例: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书愤(陆游)

  早年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