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通过对原有词调的乐句韵律和词体的句式字数进行增添和分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词调词体。从音乐的角度讲,在原有的曲调的基础上对乐句节奏等稍微增添和调整,称之为“添声”、“摊声”;从词体的角度看,在原有词体的基础上对句式字数略加增添和调整,称之为“摊破”、“添字”。二者实为同一事物的两个表现方面,相互联系而又互相转化。“添声”、“摊声”会相应地引起“摊破”、“添字”;“摊破”、“添字”也会相应地带来“添声”、“摊声”。如《浣溪沙》一调的常体为上下两片,每片七言三句,押平声韵。经过“摊破”、“添字”后的《浣溪沙》便形成了一种新体,即将上下片的结句都改为仄声韵,而增添了一个押平声韵的三字句,变成“七七七三”句式的双叠体。这就是《添字浣溪沙》,又称《摊破浣溪沙》或《摊声浣溪沙》。如温庭筠有题为“新添声《杨柳枝》,李璟的《浣溪沙》一题《摊破浣溪沙》等。唐宋词调中,还有《添字丑奴儿》、《摊破丑奴儿》、《摊破诉衷情》、《摊破江城子》、《摊破南乡子》等。

  例:《浣溪沙》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摊破浣溪沙》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