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格”是指词体中最早或最常用的调式或体格。依照同一曲调创作的歌词,其体式并非完全一样,有单调和双调之别,有平仄押韵等方面的不同。后人在为唐宋词列“谱”定“律”时,一般将最早出现、最为通用的体调、体格定名为“正体”,又称“正格”或“定格”。如《江城子》一调,最早见于“花间词人”创作,有牛峤的35字体,张沁的36字体,欧阳炯的37字体,皆为单调。清万树《词律》卷二列牛峤所作35字体为正体,而以36字、37字的为“又一体”。又如秦观和张元翰所作《柳梢青》一调,秦观用平声韵,而张元翰用仄声韵。《词律》卷五列秦观的为正体,张元翰的为“又一体”,这是因用韵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体。